联大5票反对无效,中国甩出两纸公约,内塔尼亚胡这下没料到,美国人力挺他们也没用
据报道,第80届联合国大会以145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因美国拒发签证而无法亲自赴纽约参加大会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通过视频方式出席。对于以色列来说,这一决议不仅是外交上的失败,也让其在联合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尽管美国和以色列站在同一阵线,投下反对票,然而中国提出的两份关键国际公约在此事件中展现了它的法律底气,使得内塔尼亚胡的威胁和美国的施压变得无力,反而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和支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这项决议表现出强烈不满,他强调“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并公开表示将采取行动应对“试图在我们土地核心地带建立‘恐怖主义国家’的最新企图”。他的话语无疑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外交斗争铺路,尤其是他计划在返回美国后进一步作出回应。
与此同时,美国也再次公开站在以色列一边,对联合国大会的决定表示反对。美国的立场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几乎一贯支持以色列,且往往以对抗国际法的方式来维护其战略利益。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以关系蜜月期”,美国不仅抵制联合国安理会对以色列的多项决议,还一再阻止巴勒斯坦获得国际认可。
然而,尽管美国与以色列的支持并未改变表决的结果,中国的坚定立场却成为关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表决后的发言中强调了两份国际公约,明确指出美国的行为违反了相关国际法律。两份公约分别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联合国总部协定》,这两份协议要求东道国平等对待所有国家的代表,确保签证和出入境的权利。美国无理拒绝巴勒斯坦领导人签证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这些国际法律规范。
展开全文
中国提出的两份公约正是对美国这一行为的有力反击。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强势发声不仅展现了它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深度关注,更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法治精神。耿爽大使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失衡立场,长期抵制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推动停火等措施。这一立场不仅使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孤立,也让美国在联合国事务中的“话语权”大大削弱。
这份表决结果再次证明了,尽管美国拥有强大的外交影响力,但面对国际法的约束,它并不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横行无阻。特别是对于巴勒斯坦这一敏感议题,中国的表态无疑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有力挑战。在当前的全球政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维护国际法和公平正义比盲目支持某一方的利益更为重要。
巴勒斯坦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此次联合国大会的表决结果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于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益的广泛支持,145票赞成的结果绝非偶然,而是全球范围内对“两国方案”的认可与呼声。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表决后迅速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称其为推动“两国方案”实现的重要一步。显然,国际社会在维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和独立权方面已达成广泛共识。葡萄牙、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巴勒斯坦的外交支持力度。这一系列的表态和行动,显然是对美国和以色列政策的有力回应。
而联合国的决议,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巴勒斯坦在全球舞台上的外交胜利。它不仅让巴勒斯坦人民的声音在联合国大会上得到了正式的展示,也为巴勒斯坦国获得国际承认铺平了道路。正如中国所强调的,国际法的普适性使得各国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无法单方面排除或忽视其他国家的合法权利。
内塔尼亚胡和美国显然未曾料到,这次巴勒斯坦国通过视频参与联大会谈的举动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国际反响。虽然他们通过联合国系统的反对票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但最终,这一决定依然得以通过,并进一步推动了巴勒斯坦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