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方否认红军城守军向俄军投降,但11名特战队员阵亡暗示关键对决已分出胜负

Connor 火必交易平台 2025-11-04 1 0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乌方否认红军城守军向俄军投降,但11名特战队员阵亡暗示关键对决已分出胜负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1月2日发布战报称,俄军继续在顿涅茨克地区红军城(乌克兰称波克罗夫斯克)对被围困的乌军进行打击。乌克兰方面当天表示,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击退俄军进攻。

近日,军事重镇红军城几乎成为俄乌冲突前线战况最激烈的地区,双方军队进行反复争夺。战场之外,俄罗斯接连宣布“超级武器”试射成功,美国总统特朗普则一面要求国防部立即恢复常规核武器试验,另一面仍不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方案。

激战不休的红军城

截至目前,俄乌双方围绕红军城的局势各执一词。11月2日,俄国防部表示,俄军继续向东收紧对乌军的包围圈,打击红军城以东地区的乌军,并在红军城北部和西北方向击退了乌军九次突围尝试。另外,俄军还扩大了在紧邻红军城的季米特洛夫的控制范围。此前一天,俄国防部宣布,乌克兰守军开始向俄军投降。但乌方对此另有说法,乌军总参谋长瑟尔斯基于1日表示,尽管红军城形势严峻,但整个城市并未被俄军包围或封锁,乌军将继续坚守。他于2日再次要求乌军坚守阵地,并承诺一周内解除俄军对红军城的围困。

红军城作为目前顿巴斯地区仍在乌军掌控下的重要城市之一,是顿巴斯地区最西端的重要交通枢纽。作为顿巴斯防御体系三大支柱之一,该城扼守两条顿巴斯地区的铁路干线和丰富的公路交通网,承担着乌军东线后勤枢纽功能。如果俄军完全控制这一城市,将切断乌军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补给走廊,并为俄军进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开辟道路。因此,俄乌双方对这里的争夺异常激烈。

从去年8月起,俄军即开始向该城方向集结兵力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至今仍未有结果。10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该地目前是俄军最主要的进攻目标,俄军在该方向集中了最多的进攻部队。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双方围绕红军城的争夺战仍在继续,未来数周内双方在此地的战斗会愈发激烈。根据俄国防部最新战报,俄军正在红军城火车站附近及铁路沿线与乌军作战,逐个清除乌军据守的工事据点。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则有消息称,瑟尔斯基上周亲赴红军城,以稳定前线局势。乌克兰情报总局也曾派出一架“黑鹰”武装直升机,搭载11名特战队员在前线降落,试图“疏通关键补给线”,但未能达到预期突击效果,最终全部阵亡。

展开全文

久盼不到的“战斧”

就在俄乌双方继续鏖战的同时,特朗普再次否定了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提议。尽管美国国防部已于10月31日对外透露消息称,五角大楼方面经过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不会影响美国自身的武器库存,但手握最终决定权的特朗普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一提议。3日,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称,已经将有关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问题从议事日程上划去。特朗普称:“这可能会发生,我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但现在不会。”

此前,泽连斯基多次向美国提出,希望能获得“战斧”导弹援助。面对泽连斯基的要求,特朗普态度反复,一时称“不想把用来保卫自己国家的东西送出去”,一时又称可以考虑提供给乌克兰。

俄罗斯国内对此普遍预测分析认为,“战斧”导弹虽然性能优良,但终究只是武器装备,就像此前乌克兰方面要求西方提供的诸多先进武器一样,即便美国真的提供给乌克兰,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局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日表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无助于解决冲突,更无助于兑现美国现任领导层的竞选承诺。扎哈罗娃表示,无论是当前还是过去几年的局势都已证明,通过军事化和武器输送无法解决问题。

日渐失控的核军控

虽然特朗普不同意向乌克兰支援“战斧”导弹,但其就核武器的发言却刺激着本就脆弱的全球军控进程,俄美双方的角力动作更是令外界对核军备的未来捏一把汗。

先是俄罗斯接连公布消息称,核动力武器试验取得成功。10月26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称,日前成功试射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普京接着又在29日宣布,俄罗斯已完成“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试验。但俄方认为,这两款武器虽然以核动力推进,但并不属于核武器范畴。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我们希望,关于试验的信息已正确传递给特朗普。也就是说,这绝不能被解读为核试验。”

但显然特朗普并不这样认为,他于上月30日指示国防部立即恢复常规核武器试验,“这一过程将立即开始”。尽管美国能源部长赖特在2日对此又做了补充解释,称当前讨论的是系统测试,核武器试验“不包含核爆炸”。但还是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担心特朗普的表态会否引发其他核大国跟进,使核不扩散机制遭到挑战和破坏。俄罗斯方面,佩斯科夫表示,美国并未将相关情况通知莫斯科,但他也强调,当前的局面“并不意味着俄美在战略武器方面的接触陷入了僵局”。

原标题:《乌方否认红军城守军向俄军投降,但11名特战队员阵亡暗示关键对决已分出胜负》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沈钦韩

来源:作者:文汇报驻莫斯科记者 高寒

评论